百城住宅均價環比連續兩月上漲 調控加碼預期漸強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2-08-02 閱讀量:
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對100個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樣本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7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8717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33%,自6月止跌后再次環比上漲。
北京中原地產研究總監張大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最近兩個月的指數基本反映了當下房地產市場的實際情況,全國主要城市均出現了漲多跌少的現象。而且在正常市場情況下,只要成交量回升,價格肯定會上漲。
同比環比均有回暖跡象
具體來看,6月份70個城市房價環比上漲,30個城市環比下跌。按100個城市住宅價格的中位數計算,全國住宅價格中位數為5800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87%.
與上月相比,本月環比下跌的城市個數減少25個,跌幅在1%及以上的有7個城市,較上月減少5個;漲幅在1%及以上的有22個,較上月增加11個。
漲幅位居前十的城市中,不乏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等,其中西寧、湘潭等5個城市漲幅在1.5%~2%之間,而烏魯木齊、洛陽漲幅分別達到1.49%和1.48%.
同比來看,全國100個城市住宅均價連續第4個月下跌,跌幅為1.77%,比上月縮小0.13個百分點。
30個城市住宅價格同比上漲,上漲城市個數比上月減少2個,其中,廈門、西寧、包頭漲幅分別為4.95%、4.82%和4.08%;其余27個城市漲幅均在4%以內。
而緊鄰北京的河北廊坊市同比跌幅最大,為10.58%;馬鞍山、金華等10個城市跌幅介于5%~10%之間;?、中山、江陰等58個城市跌幅在5%以內。
中指院還同時發布了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價格漲跌情況,所呈現的趨勢與百城均價并無太大差別。
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住宅均價為15470元/平方米,環比上月上漲0.27%,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2.32%,雖然連續第7個月同比下跌,但跌幅持續縮小。
難見量漲價跌
中指院分析,近期央行連續降息、降準,新增貸款明顯增加,對首次置業及改善性需求均起到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
除針對剛需市場的中低價位項目成交情況好轉外,部分品牌房企開發的高端項目由于定價合理、品牌影響力大和改善性需求逐漸入市,近期成交量也明顯回升。
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7月全國主要的54個城市簽約量再創新高,接近28萬套,比創造最近兩年新高的6月成交量26.1萬套再漲7%.
一線城市的表現更加明顯,7月北京新建住宅簽約套數為11959套,在慣例的7月淡季成交量繼續維持在高位。累計前7月,北京新建住宅簽約60339套,同比2011年同期的52839套上漲了14.2%.
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7月北京市二手住宅成交量為17130套,環比6月上漲25.8%,同比去年7月上漲99.7%,漲幅接近1倍,為2011年調控以來的最高值,成交均價為23210元/平方米,為今年以來首次超過23000元/平方米。
無論是來自單個城市還是全國多個城市的統計都顯示,量漲價跌只會存在于短暫過渡期,而量價齊漲正逐漸成為樓市的主流。
“在成交量的帶動下,一方面開發企業的市場預期好轉,主動調高價格或取消折扣,另一方面高端市場的走熱也拉高了市場整體價位,使得7月百城價格再次上漲。”中指院報告解釋說。
調控加碼預期漸強
7月3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已經定調,下半年仍要堅決抑制房價反彈。此前國務院已經派出8個督查組摸底全國房地產市。殼傲考燮胝塹奶平ッ,也給后期市場走向以及調控是否加碼劃上了一個更大的問號。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表示,如果調控不加碼,房價只有一種可能步入持續上漲通道。若加碼,有礙穩增長。不管加碼與否,房價都已度過最低點。
偉業顧問市場發展部總經理袁陽告訴記者,從近期地王的誕生、地方政府的政策微調、各地的快速回暖情況,政府均做出了快速反應,對樓市的一舉一動實時把控。
袁陽認為,若市場繼續大幅上漲,并帶動房價回調上漲,政府還將出臺更嚴厲的調控措施,不會讓初見成效的調控功虧一簣。
還有消息稱,與房地產調控有關的部門仍然手握部分儲備政策,準備在適當時機推出,包括二手房交易稅費的提高以及擴大房產稅試點和對存量空置房屋征稅等。
鏈家市場研究部常清告訴記者,未來樓市出現過度反彈的可能性較小。政府層面對樓市調控依舊沒有放松,釋放的政策收緊信號也在不斷增強,馬上臨近的 “金九銀十”或許會成為樓市的轉折。
2011年下半年以來,累計已有40個城市對政策做了“微調”,主要手段包括調整普通住房標準、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實施購房補貼或購房落戶政策等。其中,多數地方微調政策都被未被叫停。
但從國務院調研情況,各地方均向督察組表示將嚴格執行房地產調控政策,地方打擦邊球情況也將伴隨中央定調而減少。北京住建委相關負責人最近就表示,對于5、6月份市場所謂的“量價齊升”,及時采取了對企業的約談和告誡,在商品房預售審批過程中進行價格引導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