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1-02-24 閱讀量:
長期以來,有限的城市空間嚴重制約了蘭州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此,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全面實施“再造蘭州戰略”成為未來五年蘭州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據《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建設蘭州新區是蘭州市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實現實施“再造蘭州戰略”的一個重要途徑。
《綱要》提出:按照“兩輪驅動、三足鼎立、多元支撐、基礎先行、全面推進”原則,重點進行蘭州新區建設,與主城區實現兩輪驅動、互動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施梯次有序開發,共同形成復合型中心城市,初步形成約1000平方公里范疇的特大城市。其中建設蘭州新區方面,蘭州市將按照全國一流新區的要求,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通過五至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努力,把蘭州新區建設成全國主體功能區中的重要開發區、全省“中心帶動”的核心區、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重要經濟增長極、向中亞西亞開放的戰略平臺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循環經濟的集聚區、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先導區,“兩型”社會和城鄉統籌發展的示范區,綜合配套改革和未利用土地開發的試驗區。
為此,蘭州市將從科學規劃新區布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特色優勢產業基地建設、構建向西開放戰略平臺先導區、建設生態型宜居創業新城區等多個方面,全面加快新區建設。
【總體規劃】 三步走建成現代化新區
蘭州新區遠期規劃控制面積約800平方公里,分為四個功能區。其中:中川航空港周圍246平方公里區域為城市中心發展區(不含機場控制區),包括產業集聚區、綜合服務區和空港保稅加工物流區;生態休閑商住區規劃面積48平方公里;荒山丘陵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區規劃面積248平方公里;現代農業和生態建設示范區規劃面積220平方公里。
新區建設分三個階段進行。啟動起步階段重點實施蘭州主城區與新區之間的快速通道、新區供水供電、城市道路等基礎設施,承接主城區企業“退二進三”產業轉移、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2015年為加快發展階段,基本建成城市基礎設施,并發展保稅加工、保稅物流,發展石化產品等專業物流,培育重點面向中亞西亞市場的國際中轉配送、先進制造等產業。建設防風固沙生態屏障、濕地恢復保護等重大項目,森林覆蓋率由5.13%增加到10%以上。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00億元以上,人口規模預期發展到30萬人。2020年為基本建成階段,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基本完備,城市框架、產業支撐體系基本形成,生態環境屏障、道路林網基本建成。生態型宜居創業環境得到初步體現,現代化新區基本建成,建成區面積和經濟總量上基本等同老城區。遠期人口規模達到60萬-80萬人。
【基礎設施】 區內建成立體交通網絡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建設蘭州—中川城際鐵路、中川客貨運節點站、鐵路專用線,新建蘭新鐵路—包蘭鐵路連接線。實施中川機場擴建工程,開通完善蘭州至國內主要城市,日韓、港澳及中亞西亞等國際航線。建設北龍口—水阜—中川、蘭州—黃羊頭—中川、蘭州西客站—中川三條蘭州主城區至蘭州新區快速通道和中川—白銀、中川—景泰高速公路,實現蘭州新區與蘭州主城區、白銀市區城市間半小時通達。
建設蓄水量1.2億立方米以上大型水庫、生產生活污水處理中心,實施“河口—中川黃河提灌”工程;改造引大入秦主體渠道和管網,建成天堂寺取水口—中川—沙井驛站—黃河入水口的“自流人工運河”。高標準建設城市主干道路和集供電、供水、排水、通訊、燃氣、消防為一體的通道式地下綜合管網。
【特色產業】 打造四大支柱產業基地
裝備制造業基地。積極承接蘭石集團、蘭通廠、蘭電集團等企業產業轉移,發展石油鉆采設備、石油煉化裝備、石化配套產品、大中型電機;支持吉利汽車集團擴大轎車整車生產規模,開發適宜西北高原地區和中亞西亞高原地區行駛的新型汽車及零部件;支持三一重工建設西北地區最大的混凝土攪拌設備、技術服務和產品展示中心。
國家石油化工基地、戰略石油儲備基地。爭取中國石油集團新增年產1000萬噸煉油、130萬噸乙烯裂解項目在新區建設,發展精細化工下游產品;建成180萬立方米原油儲備庫、100萬立方米原油商業儲備庫、300萬立方米原油戰略儲備庫。
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依托中國核工業集團,以核能供熱工程建設為基。⒄購四芄┤瘸商咨璞鋼圃煲,充分利用秦王川豐富的光熱、風能資源,吸引東部地區大企業集團,發展太陽能光伏蓄電產品制造、組件封裝、光伏系統集成等。
現代農業綜合開發基地。加快發展設施農業、節水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建設集高原夏菜、紅提葡萄等規模化種植,肉羊、奶牛等規?;B殖,農畜產品深加工,生態觀光農業為一體的現代農業開發基地。
【戰略定位】 構建向西開放戰略平臺
依托蘭州中川國際航空港、蘭州—中川城際鐵路節點站,吸引東部地區企業聯手建設超大型會展場館、文化交流場館、旅游娛樂場館和配套設施,發展會展服務、文化交流、農業技術合作,以及面向海外游客的娛樂業,構建向西開放戰略先導區。
【生態環?!?nbsp; 打造生態宜居型新城區
新區北部構建防風固沙生態防護安全屏障,重點發展現代農業和生態建設示范區。中部著力進行道路林網建設、園林綠化、濕地恢復保護,并點綴建設商務貿易區、生態型宜居家園和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南部以未利用土地整理開發為重點,為未來城市發展儲備建設用地。
按照新區發展速度和規模,統一規劃布局、統一調配資源、統一建設標準、超前建設社會事業基礎設施,確保學校、醫院、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先行一步,盡快建立公共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