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1-08-25 閱讀量:
當前各地保障房建設進展較快,然而保障房分配、監管機制仍有待完善。近日,中國證券報記者走訪北京市多個已交付的保障房小區發現,本該用來解決中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的保障房,存在種種令人疑惑的現象:部分小區入住率偏低,廉租房住戶開車上下班,業主暗自出租。
專家建議,在完善分配環節各項制度的同時,應當考慮引入外部監督機制,建立由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保障房監督管理體系。
部分小區入住率不高
哪些人能分配到保障房,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中國證券報記者走訪北京市常營保障房社區時,發現部分經適房小區內豪車不少,其中不乏奔馳、奧迪這類豪華轎車。據當地居民反映,目前部分小區入住率不高,有些業主在北京擁有多處房產。
包含3個限價房項目、3個經濟適用住房項目,從2007年9月開始土地招標的常營保障房社區是繼天通苑、回龍觀之后,北京市東部最大的保障房社區,規劃面積達200多萬平方米。
常營保障房社區某經適房小區的業主李女士表示,目前該經適房小區的入住率僅為兩三成左右。不少人在市內都還有房子,不會住這么遠,有的人準備“囤”夠了五年當新房賣。當中國證券報記者詢問為何有房產還能再申請保障房時,李女士表示:“房產證上的名字是父母的,但住還是自己住。拉斯維加斯游戲3499樓好幾戶都是這個情況。”
住欣家園的業主王阿姨說:“別說經適房了,拉斯維加斯游戲3499小區還有兩棟廉租房,也經?吹僥切┳饣強瞪舷擄。尤其是到了晚上,這幾個小區的好車可不少呢。”
實際上,北京市對保障房申請條件有嚴格的規定。比如,3口之家申請廉租房要求,家庭年收入須在20880元及以下、家庭總資產凈值須在30萬元及以下;申請經適房的標準要求家庭年收入在45300元及以下、人均住房面積在10平方米及以下、家庭總資產凈值在36萬元及以下。
業主暗自出租
保障房小區業主出租住房的情況也令人深思。
中國證券報記者走訪常營保障房社區時,發現各個小區的門口,甚至是馬路兩旁的電線杠上都張貼著不少出租、求租的信息。或許是由于保障房不能公開對外出租、5年內不能出售的緣故,目前該社區內并沒有房地產中介機構。但是,小區內不時出現中介人員的身影。據他們自己介紹,他們都是附近幾個商品房小區的房地產中介的工作人員。“由于近期這邊的需求和業務量大,店長就趕緊派拉斯維加斯游戲3499過來了。”
而住欣家園、金隅嘉業麗景園、首開暢心園等幾個保障房小區,由于緊鄰即將開通的地鐵6號線,出租行情相當緊俏。據一位恒洋地產的中介人員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目前該區域內幾個保障房小區的出租房源很充裕,一居室1800元/月左右,兩居室2300元/月左右。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價格怎么這么貴”,中介人員笑稱:“這幾個小區的環境和結構都不錯,兩居室2300元/月,還得要押一付六呢。”該中介人員表示,現在這幾個小區內格局和戶型好的房源并不多,因為許多業主是剛剛拿到房,裝修還沒有完成。但是,隨著好戶型的優質房源投入市場,這一區域內的房租可能進一步上漲。
住欣家園一位物業人員介紹,目前該小區的部分業主一拿到房鑰匙,簡單裝修了就出租。但是由于擔心經適房被沒收,所以業主們并不敢明著招租,多數是暗中進行,通常由熟人引薦。而就在住欣家園的西北方向,營保障房社區的兩限房項目,富力陽光美園和保利嘉園隔街相望。據悉,目前兩個小區的入住率也不到20%,馬路兩邊的幾十家底商,只有少數幾家有商戶進駐,多數底商還未裝修。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根據2007年土地招標的相關規定,常營6個保障房項目中,經濟適用住房的銷售基準價為4322元/平方米;限價房的銷售限價為5900元/平方米,而當時,常營地區的商品住宅均價為7100元/平方米。如今將近4年時間過去了,當地的商品住宅均價上漲到了19000萬元/平方米左右。以萬象新天為例,其目前的均價為23000萬元/平方米左右。如果經適房未來入市交易,刨去稅費仍存有較大的利潤空間。
隨后,中國證券報記者在網站上隨機搜索了北京的其他幾個保障房小區,結果發現可供出租的房源從幾十個到幾百個不等。以位于北京市東三環的弘善家園為例,其出租房源較多。該小區的業主劉先生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這個小區出租比例很高,大家都在出租,也沒見出事兒。再說真有人檢查,你完全可以說是我的親戚。
監管體系亟待完善
中國證券報記者就保障房分配問題咨詢北京市石景山區住房保障辦公室時,工作人員表示:“的確每年的專項審查后都存在由于資質不符而騰退住房的情況。”區縣只負責審核工作,而最終的終止、清退等決定,都是市一級相關部門作出的。
北京市住建委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7月27日,北京已累計審核備案家庭約24.32萬戶。北京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從街(鄉)審核部門直接查出的不符合條件的家庭約占申請家庭總量的10%,已經累計取消5300戶家庭的申請資格,300多戶已經入住保障房的家庭被清退。
多位業內人士及專家表示,北京市是保障房建設工作相對做得比較好的城市,當前全國很多城市都在保障房建設分配環節上面臨準入、公示、管理、退出“四大難題”。也正是由于保障房后期分配、管理機制有待完善,許多房企、民間資金在參與保障房建設時“踟躕不前”,參與積極性受到影響。
業內人士直言,一方面,分配環節的諸多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另一方面,當前符合保障房分配資格的人群不小,還有很多確實需要住房的家庭在排隊苦等。小飛(化名)就是一位早已通過經適房資格審核的北京市民,但等了三年都沒有被“幸運女神”眷顧。“拉斯維加斯游戲3499已經排隊排了好幾年了,也問過相關部門,但沒人能告訴拉斯維加斯游戲3499具體到何時能輪到拉斯維加斯游戲3499家。”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思危曾指出,經濟適用房是一大塊財富,會產生尋租現象,有的人就會想辦法用各種不正當的手段來謀取經濟適用房。因此,他主張經濟適用房不能給予完全產權,一般不允許出售,在出售時應當將國家補貼的部分還給國家。而且,經濟適用房不宜繼續建,而且要處理好歷史遺留的問題。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表示,地方政府在建設保障房項目時,應多建廉租房、公租房,避免5年后經適房上市交易又沖擊商品房市場的惡性循環。
另外,有專家認為,雖然多數地方的保障房申請主要遵循“三審兩公示”程序,但是懲處乏力和監督缺位才最終導致保障房分配和管理問題的存在。專家建議,應該讓法律給保障房分配戴上“緊箍咒”,盡快出臺基本住房保障法,既要明確各級政府在推進保障房建設中的責任,又要規范保障房分配、運營、流轉環節,并對“騙保”等行為予以嚴懲。
北京市《關于開展經濟適用住房等保障房性住房資格及管理專項核查工作的通知》規定,申請家庭在申請或輪候期間弄虛作假,或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專家指出,雖然北京等較早建設保障房的城市,有關規定已相對完善,但是如果缺少外部監督,相關問題就難以防范,建議監管部門盡快建立由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信息透明的保障房監督管理體系。